微信:13927495772(仅接收短信预约)
QQ:13228018(添加请注明 心理咨询)
地址:深圳福田竹子林越海家园碧海阁2D
驾车:导航『越海家园北门』进入小区
打车:导航『越海家园南门』进入小区
地铁:1号罗宝线『竹子林』站下车B2出口
当前位置: 主页 > 林夏专栏 > 杂文 >

随思随想之:自恋的另一种成因-林夏

时间:2019-04-02 14:52 点击:

 
随思随想之——自恋的另一种成因   
       常年讲关于“自恋”的课题,有人会好奇的问,“病理自恋”的成因既然是早年依恋出了问题,那是否指的就是早年获得的关爱太少了。我认为并不全是这样的,更多时候,“病理自恋”的成因不是得到的爱太少了,反而可能是得到的爱太多。当然,这个猜想也不只是我一个人所有,大名鼎鼎的阿德勒就曾说过,自恋的夸大是由溺爱引起的。
       自恋的人常常被称为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意思是说自恋者好像并不需要依恋他人。也就是说自恋者的所有症状都是在防御对他人的需要。貌似他们只关注自己就可以活的很好,身边他人只是做为功能提供者而存在,而他们并不能清楚的意识到别人对于自己很重要,所以就更谈不上从情感上共情别人。他们可能也会期待身边的人能够认可肯定自己(镜映需求),或者渴望身边的他者能给自己提供一些安全有支撑的感觉(理想化需求),但更多时候他们会觉得这些东西原本就应该在那里的,是理所当然且自然发生的,而没办法意识到这些满足是需要别人的付出和提供才能完成的。所以最后出现的局面就是,如果你给到位了,他们不太会感恩,而万一你没给到位,他们则会勃然大怒。这使得很多人会对他们有种错觉,会觉得这些人的自我价值感怎么就能如此的充足。但实际上不是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太足,而是他们对自身需求被满足的过程缺乏一种真正的意识,也因此不能从情感上意识到他人的重要性。
      人的精神发展需要“关系”,身体发育需要“食物”。那为什么说关系中太少的爱和太多的爱都可能造成这种精神意识上的缺失呢?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我想用食物和人的关系来举例说明。
      首先食物对人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人离开食物就不能存活,但这仅是认知层面的理解。对食物的情感需求层面,什么时候人才能真正的发展出对食物的欲望呢?其实恰恰是在饿肚子的时候。所以闹过饥荒的人总是会对食物有着异乎寻常的珍惜,而从小被山珍海味填满的人则更容易发展出厌食和对食物的挑剔。当然这并不是说总叫人饿着就是最好的,一个从来没有被喂饱过的孩子同样也是不敢发展出对食物的欲望的,因为有欲望就意味着要时刻感受饥饿的痛苦,欲望必须得压抑下来才能保持自体的稳定和存活。同样的,一个还没饿呢饭就送到嘴边的孩子,也是没有机会发展出自身对食物的欲望的,毕竟食物总是在那儿的,而自己只用学会拒绝就可以了。
      同理,在依恋关系中也是一样,一个从来没有获得过关爱的孩子是没有办法让自己意识到他人的重要性的,而一个被所有人围绕着的小太阳也是不会真正学会把别人放在眼里。所以缺陷是怎么来的呢?要么是忽略太久,要么是给的太过。所以温尼科特提出了“母婴间隙”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性,科胡特提出了“恰好的挫折”对心灵发展的意义。而对于中国的国情来说,其实后者的现象更加普遍。有些一百分的妈妈为了照料孩子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发展,只要你要,只要我有,一心全扑在孩子身上,然后发现用满分的爱栽培的孩子怎么就自私自利像个白眼狼,埋怨孩子品性有问题,其实这并不是品性的问题,而是一种性格发展的缺陷。孩子的情感发展不仅需要爱,同样也需要透气的空间,做为母亲无止境的给,需要觉察的是这究竟是孩子的需要还是母亲自身焦虑的需要。
       伟大的哲学家泰戈尔曾说过:“不要试图去填满生命的空白,因为音乐就来自那空白深处”,同样的,在母婴关系的经营中也需要学会“留白”,母亲需要提供一点点的间隙和距离,才能让孩子真的意识到你原来并不是他身上的一部分,而是另外一个完整的人;同时也让孩子真正意识到那些好的东西是你提供给他的,而不是凭空就有且理所当然的。这个时候,他才能从头脑中母婴融合的幻想之中真正的分化出来,从一元的自恋状态走向成熟的二元关系,虽然原始全能的幻想被打破,婴儿式夸大的狂喜随之而回落,但更值得庆贺的是,这也同时意味着一个人现实自我真正意义上的诞生。在生命的长河之中,还有比这更为精彩的事吗?
------分隔线----------------------------
预约微信

扫描加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