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13927495772(仅接收短信预约)
QQ:13228018(添加请注明 心理咨询)
地址:深圳福田竹子林越海家园碧海阁2D
驾车:导航『越海家园北门』进入小区
打车:导航『越海家园南门』进入小区
地铁:1号罗宝线『竹子林』站下车B2出口
当前位置: 主页 > 林夏专栏 > 杂文 >

随思随想之:自恋的两个维度-林夏

时间:2019-03-22 09:06 点击:

随思随想之——自恋的两个维度
一、个人层面: 很多时候提到自恋者,我们能想到的通常是跟夸大自体相关的内容,比如他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或者倾向于感到自己是特殊的、杰出的、唯一的。然而其实对于全世界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在某些时刻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感觉,这些感觉并不足以构成问题,甚至在更多的时候,这些感觉还会让我们保持一种自我状态的稳定,并且更加能够耐受挫折,更勇于追求更多的可能。所以这些积极的内部感觉并不是问题。真正问题的核心是,对于夸大或彰显是否有着极其强烈的心理诉求和需要,也就是说区别在于“夸大需要”的张力。很多人可以保持一种自我良好的感觉安心做自己,而又有一些人太着迷于这种“自己很特别”的感觉了,以至于他需要用更多的方式来去获取这些感觉,比如更用力的去彰显自己的强大、比如需要借助一些外在物资迅速提升自己的优越感,这些强烈的内部需求使得他们有时候会显得浮夸、虚荣、爱炫耀、迷恋奢侈品等,这里的自恋才算是出了问题,这里的问题关键点在于他们内部的自体表象其实是不够笃定的,所以才需要加大力度去拉升,以至于显得用力过猛。这个维度的自恋内容其实都是和一个人内在自我确认有关的,也就是说,这是属于个人内部的自恋问题。也是各类自恋诊断里面头等关注的内容。
二、关系层面:其实今天我想重点说的是“关系里的自恋”。这个部分的内容各类文献里头阐述的其实相对少。弗洛伊德提过一嘴,自恋是力比多从客体转向自身的结果,讲的就是在关系层面看自恋。我们在生活中会有这种经验,有些人并不吹嘘,也不显摆,看上去没有明显的自恋问题,但是如果你跟这样的人建立一些关系,慢慢你会感觉到一些困扰,你将发现他们的注意力总是在自己身上的,比如他们会全盘吸收你对他的好,但是若你想等他回馈你一些东西的时候,就不太得到什么回应了。当他需要你的时候,会把你当工具,当他不需要你的时候,你最好连声音都不要发出。再亲密一点,你会发现他们几乎都不怎么跟人对视,好像总是沉浸在自己个人的世界里。他们也会时不时的表达需要或者受伤害的感觉,但好像从来听不到对方的痛苦或诉求,好像那些并不是他们最关注的事情。他们会习惯接受别人的付出和照料,但好像从来不知道别人原来也同样期待着能被回应或照料。而这个部分在关系中才能凸显出来的问题,总是更加的隐蔽,只有关系中的另一方才能深切的感受到,而做为自恋者本人自己,往往在关系失败之后还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今天把第二点拿出来谈论,是基于一些临床上的思考。对于第一类个人层面的自恋,其实很容易在咨询临床中被观察到,毕竟这些夸大防御的现象有时候还是挺明显的,并且夸大需求的张力在咨询进展到某些阶段必然的会呈现,然后获得理解、诠释、修通和发展。然而对于第二种层面的自恋,其实在咨询临床中很难被察觉。为什么呢?因为咨询师总是围绕着来访者的情感需求做工作的,咨询师在情感上照料和关注来访者,来访者支付咨询费来回应咨询师,双方达到平衡,咨询师不会额外的期待获得来访者给予其它的照料或关注。也由此在双方关系中的被忽视或不回应的状况很容易被忽略掉。在咨询中来访者更在意自己本身这是合情合理的,这使得咨询师体察自己的被忽略并及时给予反馈变得更加的困难。可能直到有一天在做夫妻治疗的时候才发现,刚刚那个跟自己侃侃而谈温情友善的完美丈夫,在太太的感受层面却是个不主动、不参与、不回应的甩手掌柜。而这个部分在个体咨询里,是很难听到当事人会这么描述自己的不是吗。
自恋的成因是早期的依恋关系出了问题,他们本身并没有充分体验过什么是真正的爱和连接,所以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身上原来存在这样的缺陷,困难在于他们的缺失也只能通过再次进入好的关系才有机会获得修复和发展,又由于这些缺失,使得好的关系也会再一次陷入困境,所以怎么解决呢?只能尽可能快的让他们去发觉,去意识化吧。渠道呢?咨询师更敏锐的去觉察、另一半更积极的去表达、一些普及文字更早的被看到……这些都是可以的吧。
------分隔线----------------------------
预约微信

扫描加我微信